一个神奇的国度,灰霾让我们看得更明白

2013年1月22日 22:32 兜爸 浏览(6604) 评论(724)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最最神奇之处是多数部委的职责似乎就是为了把该部委管辖的部分管到死不瞑目。中国大量部委都可以加“毁灭”两个字:教育毁灭部,文化广电毁灭部,发展改革毁灭委,人口计划生育毁灭委……

2013年第二个周末起,持续一周多时间,全国中东部地区都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北京市污染尤为严重。13日北京市局部地区PM2.5浓度瞬间值甚至已经超过了1000微克/立方米。新国标规定,PM2.5日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国际健康标准是10微克/立方米。《经济参考报》1月15日报道: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

憋不过气来的人们,好不容易在内心开了一扇窗,透过沉沉灰霾喘口恶气:平时你们福利分房,所以说房价不高;食品特供,所以说食品安全;80%医疗费在为党政干部服务,所以说医疗不贵不难;你们的孩子在国外受教育,所以不断糟蹋和摧残国内教育;你们的二奶三奶四奶在国外生一个两个三个孩子,所以坚持在国内要计划生育挟持人口作罚款指标。你们开动快速发展的机器,掘地三尺,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然后把鸡的屁拿走,把孩子家人移民海外……现在终于平等了,同一片灰霾下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平时越洁净可能抵抗力越低,越可能得哮喘肺炎癌症!

但总有人想把民众那点小小出气口也堵上。《环球时报》的社评文章《环保和发展如何取舍应由社会决定》说:“近日的大气污染确实敲响了警钟。它在告诉我们当前的发展方式如果不做调整地继续强化,它只会窒息我们,我们走不到彼岸。”但它笔锋一转,瞬即又绕了回来:“近一个时期舆论常把污染的怨气撒向政府,这有一部分没撒错,但政府显然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责任方。环境问题之难,就难在它会触动全社会的发展利益,只要彻底改变前一阶段政府遮遮掩掩的做法,把事情完全敞开,社会在‘该冲谁撒气’的问题上完全可以搞明白。”

它把一部分人的发展利益换成了“全社会的发展利益”!牺牲环境而不断让死鸡放屁,是不是政府责任?民众要为环境游行政府派军警,是不是政府责任?城市设计中各政府机关单位围墙铁桶叠叠层层,城市以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导致PM2.5直线上升,是不是政府责任?

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GDP挂帅,权大于法,可以置环境和民众利益于不顾,官员的短期行为与民众的长远利益形成尖锐冲突,“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乃是腐败、通胀、两极分化与环境污染和破坏之源,政府自然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方甚至唯一责任方。

空气有灰霾,数字也有灰霾。国家统计局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公布了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数据自2008年起逐年回落。

为什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解释:2003年到2011年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的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不过,是否修订,目前还没有定论。

统计局数据一出,有人讥之为比基尼系数。经济学家许小年新浪微博上说:记者来电,要我评论今天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假数真评,我有病?”那个基尼系数用郑渊洁的话说,“连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大家都知道,基尼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0.44。此前不久,西南财经大学公布的一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报告最后指出,“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灰霾中看见更真实的世界。有人问:童大焕说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环球时报胡总编胡锡进说祖国大而落后,请你们等一等自己的祖国,到底谁该等等谁?胡编是这样写的:“你们也许是思想拓荒者,你们也许是勇敢的人,你们也许占了道德高地。你们也许会100年后被记住并被歌颂。但请你们等一等自己的祖国。它大而落后,发展任务很重,民生大如天。它在奋力,但跟不上你们那些高尚高贵的要求。你们得允许它按现实主义节奏前进,十几亿人的国家不能冒险,一脚踩空无法重来。”

问题在于,主宰这个国家命运的人们早已经走在了国家的前面,早已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乃至于自己移民到了海外。他们没有停下来等自己的祖国,他们甚至根本不要自己的祖国。祖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自己冒险家的乐园。

现实的中国,一个是新闻联播里的中国,一个是网络和微博上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生活在“领导关爱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国外水深火热”的新闻联播里,大多数人生活在“环境受到污染、权利受到侵害”的微博上。

空气有灰霾,数字也有灰霾,无形的空气里更有灰霾。有人想把自由表达落实到南方一周上,三庹两庹就被人家震死在刚刚出发的半道上。台湾艺人伊能静路见不平一声吼,马上迎来国台办“法律伺候”,他们说:大陆欢迎台湾艺人到来发展但他们在大陆应该遵守法规。他们还曾说过法律不是挡箭牌。真不知道法律是不是一些人不守法的挡箭牌。真的很绕哦。

他们宣布“中国没有新闻审查制度”。引来众多抨击,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说“我倒同意这说法,即有新闻审查,但没有制度。新闻审查是非制度性地暗箱运作的。重要会议不许记录,重要指示不用正式文件,甚至电话指示也不要问我是谁;整个审查过程成了高度机密。”此乃影子行政黑箱政治。但他们说过要依法行政,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让权力都受到公众监督。

《环球时报》被推广刊登的社评又说:有境外势力。可是它不说马克思是不是境外势力?海外中国留学生是不是境外势力?家人拥有外国国籍的官员和商人是不是境外势力?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是不是境外势力?

常识说:政治问题法律化的,是宪政和法治国家,不管什么问题,最后都是法律问题;法律问题政治化的,是专制国家,不管什么问题,最后都是政治问题。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最最神奇之处是多数部委的职责似乎就是为了把该部委管辖的部分管到死不瞑目。中国大量部委都可以加“毁灭”两个字:教育毁灭部,文化广电毁灭部,发展改革毁灭委,人口计划生育毁灭委……连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都惊呼,称中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他听过的最奇葩的政策,具有潜在的毁灭性影响。如果一直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可能最终消失。

最最奇葩的是中国总有层出不穷的傻逼张口国家闭口国家,好像国家有多牛逼,其实国家代理人把他当傻逼。

1月17日,北京要求全市宣传队伍体制内6万多人体制外200多万人都要用好新媒体,加强热点问题正面引导。哦耶,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均3.1人,则北京2000万人口平均3.2个家庭有一宣传员。距全民宣传已不远。全民宣传距全民无宣传也不远,大家心照不宣领五毛钱,说一套信一套做一套“三套中国”。

巴西当代最重要诗人卡洛斯·特鲁蒙多·安德拉德说:“向魔鬼出卖灵魂越来越难了,因为供大于求。”

拯救环境,拯救国家,先得拯救我们自己。我们惟有向着自己的内心。伊能静说:“生命的经历,只为成就最真实的自己。我们终将跑的比诋毁更远,在自我的历史里留下痕迹,无有畏惧。”“我愿我是向日葵,有我仰望的地方,就有阳光!”

阳光与阴霾同在,光明与黑暗同在。心中有光,世界便有光。灰霾让我们看世界更清晰、更明白。它需有的不只是眼睛,甚至根本不是眼睛,而是心灵和头脑!

1970年4月22日,第一个“地球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人们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今天,我样要驱散的,不只是天空中看得见的灰霾,他们深入我们的肺,深入我们血,把癌症的种子在我们身上种下。我们还要驱散弥漫周遭的看不见的灰霾,他们深入我们的头脑,深入我们的灵魂,在我们的心中种下癌症的种子。




版权申明

本文《一个神奇的国度,灰霾让我们看得更明白》,由 兜爸网络工作室 于2013年1月22日22:32发表,共3606字,如非特别说明,皆为本工作室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有 724 条评论

评论:

翟依玉

2024-04-23 18:55

感谢无私分享 回复

戏韩悦

2024-04-15 09:19

正需要,来的正好 回复

法涛荣

2024-04-13 20:40

挺好 回复

姬嫣然

2024-04-10 12:02

这需要呢,来学习学习 回复

睢宝

2024-04-09 02:34

正需要,来的正好 回复

雪星韩

2024-04-06 09:11

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勤惠青

2024-04-02 11:10

感谢分享! 回复

锁风光

2024-03-30 18:46

感谢感谢 回复

闫正国

2024-03-28 08:55

正需要,来的正好 回复

田茹霞

2024-03-26 06:30

这需要呢,来学习学习 回复

发表评论